2020-12-23 09:40:26
今年以來,一場疫情不僅打亂了我們生活和工作的節奏,更打亂了商場的節奏。接近年關,最近在藝術涂料行業聽到老板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便是“今年基本上是白干了,下一年從頭東山再起”。2020年,藝術涂料行業“馬太效應”愈加明顯,體現在哪些方面呢?而面對這些越來越明顯的影響,又該如何“見招拆招”從容應對呢?
現在,在藝術涂料行業細分范疇,品牌多如牛毛,并出現“產品同質化+商場混戰”的現象。數據顯示,截止2020年底,藝術涂料商場大大小小的品牌超越300家,整個藝術商場容量在30億左右。從2014年-2020年,藝術涂料行業年復合增長率均超越100%,商場份額進一步提高。
其中,意庫馬,卡百利,菲瑪、嘉寶莉、TASSANI、威羅、寇帝、易涂得、基士博、三棵樹、瓦帕茵特、諾瓦、現代大師、皇家工匠、帝卡斯等無論是銷量、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、商場口碑等在藝術涂料職業處于領先地位。
與此同時,加上疫情的影響,近年來整個涂料職業都呈現出產業越來越會集的趨勢,“馬太效應”更加顯著,強者愈強,弱者愈弱,藝術涂料職業細分領域也不例外。
因而,關于頭部品牌而言,要害就在于品牌。品牌要面向全國商場,而不是區域商場。大品牌在商場競爭中,首要的是站在職業高度,引領技術立異和產品立異,帶領職業建立藝術涂料職業規范,在規范端占據職業制高點。
其次,部署大局品牌營銷,增強品牌的全國影響力,讓品牌在潛移默化中成為消費者挑選藝術涂料的重要規范。
第三,加強工業整合,經過本錢的方法,整合部分優質中小企業,增強本身的規劃優勢,以及對區域商場的控制力等。對大品牌而言,最重要的是為藝術涂料提供根底服務,例如人才培訓、簡化施工、技術創新、行業方向等,尤其是對行業規范的擬定,要做出重大貢獻。